7月24日,海伦钢琴(300329)公告披露,实际控制人陈海伦家族将23.83%的股份以9.09元/股的价格转让给全拓卓戴(上海)企业管理中心,总交易额5.48亿元。 同时,原控股股东海伦投资放弃6%股份的表决权。 交易完成后,崔永庆成为新实控人,公司股票于7月25日复牌。
停牌前,海伦钢琴股价年内涨幅已超100%,但此次交易疑点重重。 7月17日停牌前一交易日,公司股价单日大涨11.97%,而股吧早在18日就流出“全拓科技接盘”的信息,与最终交易方全拓卓戴的关联公司高度吻合。 全拓科技(杭州)股份有限公司由崔永庆控股,参保人数仅25人,注册资本不足5000万,市场对其能否“接盘”存疑。
海伦钢琴的业绩困境是易主的直接推手。 2024年公司营收1.59亿元,同比暴跌46.47%,净利润亏损9792万元,创上市12年来最差纪录。 2025年一季度延续颓势,营收再降39.96%,亏损968万元。 公司已连续15个季度营收同比下滑,距离创业板“营收低于1亿元且净利润亏损”的退市红线仅一步之遥。
传统钢琴业务占比超80%,智能转型举步维艰。 尽管公司成立电商部门力推智能数码钢琴,但一季度推广费用激增57.92%,市场反馈平淡。 新实控人崔永庆的全拓科技主业为AI大数据,能否挽救这家濒临退市的钢琴企业仍是未知数。
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时间表激活MIM赛道
同日,特斯拉在Q2业绩会上宣布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关键进展:3个月内推出新一代原型机,2026年初启动量产。 这一时间表消除了市场对量产推迟的担忧。
技术迭代成为焦点。 特斯拉从底层重构电机设计,体积缩小导致减速器、丝杠等部件同步升级,对复杂精密结构件的需求激增。 金属注射成形(MIM)技术因可实现高精度、复杂结构的一体化量产,完美适配新一代Optimus的零部件要求。
MIM工艺的本质是粉末冶金技术的升级。 它将金属粉末与粘结剂混合注入模具,经脱脂烧结后形成“近净成形”零件,相比传统车铣加工,精度提升至±0.03mm,可制造厚度0.1mm的微型齿轮,同时降低量产成本30%-50%。
全球粉末冶金市场正加速扩张。 2024年规模达426亿美元,预计2030年突破72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9.5%。 当前中国已是最大MIM应用市场,但超70%产能集中于消费电子。 人形机器人、AI终端设备的爆发将打开新增长极,中信建投测算其渗透率有望在3年内提升至15%。
11只MIM概念股全线爆发
A股市场目前仅11只MIM概念股,稀缺性引发资金抢筹。 7月24日,统联精密以20%涨幅涨停,股价创历史新高。 该公司深耕MIM工艺,正拓展CNC与激光切割技术,被视作特斯拉供应链潜在标的。
东睦股份同日涨停。 作为国内粉末冶金龙头,其MIM技术已用于折叠屏铰链,并深度布局机器人齿轮业务。 华源证券指出,公司材料优势卡位核心赛道。
美湖股份年内涨幅达104%,位列板块第一。 控股子公司苏州莱特直接供货特斯拉传动部件,同时是博格华纳核心供应商。 其母公司MPP集团为北美最大工业粉末冶金企业,技术储备深厚。
明阳科技、海昌新材年内均涨超50%。 明阳科技专攻高难度异形零部件,产品涵盖机器人关节连接件;海昌新材的粉末冶金齿轮已用于工业机械臂。
订单与政策双驱动
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迈出实质步伐。 宇树科技、智元机器人近期获高校及工厂千万级订单,用于物流搬运与流水线检测。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“具身智能公共服务平台”,提供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支持。
政策端持续加码。 工信部《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》明确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,上海、深圳设立百亿级机器人产业基金。 7月26日开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展示60余款智能机器人新品。
传统车企供应链加速转型。 博格华纳、舍弗勒等 Tier 1 供应商近期向MIM企业释放齿轮箱订单,要求2026年前实现年产百万件精度。 美湖股份、东睦股份已启动扩产计划。
权威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