邮递员大叔那身标志性绿制服被汗浸得深浅不一,递出薄薄信封的手却稳得像秤砣。嚯,毕节这山坳坳里的第一封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,就这么轻飘飘落在熊澜斌同学手心里。小伙子咧着嘴笑得见牙不见眼,680分的汗水到底浇出了朵金花,清华园里的显微镜早等着他去瞅瞅生命的玄机呢。
你说这事稀罕?倒也不是每年都有的常规操作么。可邮政网点里堆成山的快递箱哗啦作响,工作人员脑门沁着汗珠核对单号的模样,倒真像护着金疙瘩的镖局。毕竟这批烫着金边的信封里头,揣着好些个山里娃熬通宵刷题的星光。熊同学那句"全靠老师领进门",听着朴实,细琢磨全是学问——老师画重点的粉笔灰,和他闷头苦啃的深夜台灯,少一样都搭不成这座桥。
查件这事倒省心,微信里戳进"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"公众号,准考证号往框里一输,通知书到哪儿溜达尽在掌握。要是嫌小程序不够排面,国务院客户端里那个"录取通知书"通道更气派,物流轨迹明明白白亮给你瞧。不过我得多句嘴,八月底前家里的座机可得支棱着,指不定快递员电话就来敲锣呢。
听说有粗心鬼把准考证搞丢了?嗐,掏出手机亮亮电子版,再不济张嘴报串准考证号也能过关。爸妈想代收也成,带齐全家身份证件就行,邮递员眼睛亮着呢,连你家长皱纹都得核对三遍。真遇上全家出门旅游的空档期也别慌,打电话招呼一声改期便是,邮政这点人情味还是有的。
那天七星关区三封通知书同时出发,绿皮车似的邮包在巷弄里穿梭,倒像给山城别上枚闪亮胸针。看着视频里小青年指尖触到信封的刹那,连我家八十岁奶奶都推着老花镜念叨:"娃娃出息咯!"那薄纸片的分量,可不止是清华园的通行证,还托着黔西连绵群山里亮起来的万千盏灯。
熊同学那封翻山越岭的通知书,早把贵州三伏天的热浪浸透成满院清辉。邮递员在艳阳下捧着的哪是快递袋,分明是滚烫的青春兑付单。此刻全国各地的邮车正撒欢儿跑着,带着各色校徽标记的信封扑向怀抱。话说回来,通知书跑得再快,终究快不过少年人起跑时眼底的星辰。
等您坐在台阶上撕开信封那刻,准能听见纸张振翅的扑棱声——那是七百个昼夜的笔尖沙响、父母熄了又亮的廊灯、老师沾着粉笔灰的衣襟共同拧成的号角。咱西南山区的孩子们啊,通知书红印戳上的油墨香,真叫人心头一暖,毕竟每个孩子都应该被梦想温柔以待。
#热点观察家第6期#
权威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